页面正在加载中
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  《潮州研究》选登
践行人民至上,护佑人民健康 ——市卫生监督所整治民营医疗乱象
2025-07-31 来源:《潮州研究》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规范民营医院发展。”这为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潮州市目前有民营医院34家,是我市医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市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医疗技术水平偏低、服务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违法违规经营等问题而侵犯群众健康权益,成为群众投诉热点、社会焦点。2022年市卫生监督所以问题为导向,以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为目标,开展了整治民营医院的专项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今后医疗机构规范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一、背景

2021年市卫生监督所在配合市纪委查处平安缘医院等几家民营医院时,发现我市民营医疗机构乱象突出,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登记不规范等遗留问题以及执业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严重侵犯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为百姓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2022年市卫生监督所以问题为导向,严密部署,主动作为,打出规范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组合拳,重拳出击整治民营医疗市场。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420多人次,车辆60多台次,检查民营医疗机构12家,发现存在问题共128项,责令机构整改12家,立案处罚医疗机构11家、人员26名,罚没金额共计人民币70.7835万元。本次专项整治有效转变以往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模式,创新检查模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促进民营医疗机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维护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主要做法

本次专项行动,卫生监督员主动作为,创新方法,突破传统检查模式,除依照职责对机构是否依法执业进行全面检查外,主动将机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作为检查的一大内容。检查过程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新模式新方法,突破传统检查模式,并不断在检查过程中总结经验,优化检查方式和工作方法,发展新型监督检查模式,进一步完善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做法包括:

(一)做好功课,重点突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卫生监督工作就是要做到知之在早、思之在先、谋之在前。此次检查,检查人员改变以往工作模式,从“要我检查”向“我要查好”转变,从“一刀切”向“个体化”转变。为切实做好专项工作,确保专项工作取得实效,市卫生监督所积极主动抓早谋划,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制定了《潮州市卫生监督所规范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以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导向,以规范执业、整治乱象为抓手,明确行动目标以及工作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主体制订检查内容。在对每家机构进行检查之前,都先调出机构档案,从机构设置、登记、校验资料入手,仔细熟悉、分析各家机构的建设背景、环境、条件等,对不同医疗机构量身定制详实的检查方案,从检查的事前事中事后都周密部署,做到检查方案重点突出、内容详细,明确各人员分工、注意事项以及后勤保障;检查阶段严格保密,突击到场,改变传统事先通知的方式,第一时间查处各机构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执业行为;检查过后及时总结,对每家机构的检查情况形成完整详实的专项检查报告,分析各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列出问题整改清单,及时上报市卫健局,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不同机构的管理要点和建议,并不断在检查过程中总结经验,对自身工作加以完善。

(二)驻点精查,力求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全面、精准、到位是本次专项检查的关键词。以往“一次检查一家”“只查表面”的检查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本次专项行动检查人员主动转变工作作风,一改传统“看完就走”的“走马观花”式工作模式,首次采取进驻式检查方法,坚持以全面查明、查实、查清为原则,对每家机构进行系统全面“全身体检”,做到检查工作不打折扣,检查任务保质完成。同时为确保工作有质、有序到位,每次检查按照方案将检查人员分成3—4个专项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强调廉洁纪律、保密纪律,明确牵头办案人员、负责具体事项和完成时限。据统计,本次专项检查行动每家机构检查耗时从持续2天到1周以上不等,其间,检查人员倾力协作,为彻查各医疗机构情况日夜加班,针对每家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全面系统分析,全面梳理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药事、护理、院感、疫情防控、依法执业情况。同时在检查现场,逐个核实工作人员身份信息,逐个科室、逐个房间核实功能区设置,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处”,力求检查全覆盖,确保严而又细。

(三)全方位看,多角度查。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把握民营医疗机构这个整体,通过把握其内部的方方面面、内在联系来系统想问题、找思路。本次专项行动首次采用全方位看、多角度查的新检查方式,既改变以往只查资料记录忽略了实际操作运行存在问题的检查行为,又改变以往只看机构本身而忽略了工作人员的检查方式。我们通过现场巡视、资料查阅、系统查询、座谈提问等方式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均会在突击检查的第一天直接巡视医疗机构的每个部门科室,并记录现场看到的实际情况及人员身份信息,再进一步查阅工资表、考勤表(打卡记录)、病历资料,注册管理系统等资料进行对照核实,确认每名人员是否实际在院上班,从而更精确甄别医院实际配备的人员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能结合人员实际出勤情况,对比查看病历资料,检查医生不在班时间是否存在其他医务人员伪造病历的情形。这样的新检查形式能全面涵盖到医院的设置条件及执业情况、病历管理等的监管,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检查。

(四)手段创新,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的广泛应用,卫生监督要与时俱进,检查手段也要及时跟上信息化的步伐。本次专项行动检查人员注重检查手段的创新,与时俱进,通过医师和护士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等医院信息系统提取信息数据,通过信息数据分析医院的门诊量,从而推算医院的医护人数配比是否能满足医院的接诊量,是否能达到医院对应的等级要求。与此同时,基于以上新的检查方式,还进一步查处了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着的“伪造病历”(通过考勤表查出医师实际没有在院上班却有病历记录)、“病历书写不规范”“超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诊疗活动”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

(五)严格执法,敢于突破。担当作为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长期以来,对民营医疗机构仅以监督管理为主,批评教育多而执法处罚较少,本次专项行动本着以罚促管的要求,改变以往执法不严、不敢处罚的做法,纠正执法“宽、松、软”的作风。检查中执法人员重拳出击,以查促管,查处了一系列的违法行为,并给予比以往更严厉的行政处罚。具体体现在:(1)单项的处罚金额较高,最高的单个违法情形罚没金额达到5.9735万元;(2)处罚金额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对于存在同样违法情形的不同机构,均以同样的尺度裁量,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公平;(3)对存在多个违法情形的机构,均同时予以处罚,本次检查行动,单个机构处罚最多的情形达到7项,单个医院(含人员)最高处罚金额达到10.9万元。(4)改变以往仅处罚机构,不处罚医务人员的做法。此次检查,对于机构存在的违法情形,只要是医务人员应负相应法律责任的,均同步予以处罚。本次专项检查共对26名人员进行立案处罚,主要情形有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伪造病历、未按规定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非医师行医等。(5)处罚的违法情形多样化。其中,多个情形的处罚是以往未有过处罚案例、首次作出的。本次专项检查,执法人员大胆作为,对较多以往未曾处罚的违法情形深入仔细研究,并及时咨询上级部门、请教省级专家进行突破,依法依规严肃处罚。本次检查行动,发现近十项首次作出行政处罚的情形,分别有伪造病历资料,未按规定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在本机构从事护理活动,血液透析用水检测不符合卫生标准,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未按规定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放射诊疗设备未按规定进行状态检测,以及按照新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等。

(六)注重分析,善于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本次专项检查行动,执法人员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除了对机构是否符合条件、是否依法执业进行检查,还重视对医疗质量的分析,尤其是医疗行为过程。一方面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检查医院的病历书写规范程度,审视医院病历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统计医院近年来的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以及病床数、医务人员数等医疗条件的数据情况,分析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是否到位,医院现有设备、人员条件是否能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是否存在医疗质量安全隐患。对可能存在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均反映在机构的检查报告中,向市卫健局提出建议。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响应我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好‘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战役”重点任务要求,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民营医疗机构历史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并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处理。对危害小、违法违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以教育督促改正为主,责令医疗机构限期改正,不予处罚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对危害较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立案查处,做到以查促管、以案促管,从而推动全市医疗机构依法规范执业,确保民营医疗市场规范、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

三、经验启示

(一)始终聚焦人民至上,确保监督有的放矢。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市卫生监督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执法为民、护卫健康”为宗旨,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目标,积极动员部署,成立工作专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行动一致、步调一致。统一标准,明确民营医疗机构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全面摸底,具体化、精准化开展卫生监督,确保有的放矢,监督有实效。

(二)始终聚焦问题为导向,攻坚群众关注热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强化监督。当前我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民营医院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焦点和热点。突出把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差,机构设置不规范、医护人员超范围执业等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内容,全面检查,严肃查处,形成以罚促管的高压态势,起到处罚一批,震慑一片的目的,有效地规范了医疗市场。

(三)始终聚焦实事求是,敢作为善作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中,一改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检查,实行进驻式全面查、系统查,发现大部分民营机构在机构设置上存在“先天”基础条件不足、不符合相应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生搬硬套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分类管理逐步整改的处理方式,既尊重历史又规范管理,避免医院断崖式关闭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确保民营医院做好服务群众的同时逐步走向规范。

(四)始终聚焦创新理念,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随着医疗市场的多元化,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一些民营医疗机构为逃避监管、牟取暴利,违法手段越来越高明,隐蔽性也越来越强,给卫生监督执法调查取证带来一定难度。我们在监督执法中除采取常规监督执法手段外,改变过去浮于表面的粗犷检查方式,实行全面精细监督模式,并总结梳理出谋划检查要“先”,现场调查取证要“快”,信息调取要“密”,证据链要“全”的监督秘诀,确保证据真实可靠,同时合理运用互联网新手段,查找病历资料、诊疗记录、人事考勤、工资发放等信息之间的逻辑矛盾,练就火眼金睛,戳破“谎言”,确保把违法行为办成铁案。

(五)始终聚焦法治导向,实行依法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始终将“依法”二字贯穿卫生监督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基本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证执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推行“阳光”执法,注重宣传教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将法制宣传教育贯穿监督执法全过程。推行“文明”执法,在规范执法着装、配齐配强执法装备的基础上,严格遵守“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相关制度,做到依法规范、公正执法。推行“清风”执法,不断加强廉政执法教育,确保思想不越位、行为不跑偏,建立案件办理责任追究制度、案件合议制度,有效杜绝了人情案、关系案现象的发生。

 

作者:市委党校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杨少逵


Copyright © 2025 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57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