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学规划引领 打造中小城市美的典范
日期:2023.06.30 来源: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近年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东拓发展,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今年初,市十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新格局。韩江新城作为我市城市东拓和打造金色韩江发展轴、实现“一江两岸”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必将在加快韩江东岸片区发展,促进“一江两岸”交相辉映、平衡发展,带动潮州新区建设,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引领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一、当前韩江新城规划建设现状

韩江新城作为潮州新区核心区,是我市在更高起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当前我市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新格局中金色韩江发展轴上的主阵地和重要平台支撑。目前最新规划面积达237平方公里(注:自2013年1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潮州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来,其规划面积历经三次调整,原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2015年调整为186平方公里,2019年1月调整为237平方公里),最新规划范围包括桥东街道、意溪镇、磷溪镇、官塘镇、江东镇外环以北部分地区及城西街道的仙洲岛。今年3月底正式实施的《韩江新城产业与分区规划》明确提出韩江新城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潮人家园,创新活力新城”,发展定位是:潮州建设特色精品城市的核心承载区,与潮州老城错位联动、居职相融的中央活动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策源高地,传承“潮文化”的潮人精神家园圣地。

近年来,韩江新城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先后引进了“万达广场”“万达世界潮人文旅城”“恒洁智能高档卫浴洁具生产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去年3月底,我市出台《韩江新城提速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动66个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总投资额达737.59亿元。至目前,已建成项目9个,在建项目34个,前期项目23个,累计投资达178.87亿元。根据已编制完成的《韩江新城产业与分区规划》,韩江新城目前主要以片区综合开发为重点,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模式,统筹考虑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环境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三大片区:一是半岛广场起步区。主要致力于建设潮州未来城市中心,布局总部经济、政务服务、商务服务、技术研发、宜居教育等多种城市产业形态,打造潮州的CBD(中央商务区)和“潮州城市会客厅”。目前,总投资达50亿元的龙头项目--潮州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中。二是北溪综合开发片区。主要规划打造以北溪为景观轴,以文旅科创、亲水休闲、生态宜居为主要功能的北溪生态新城。目前新区管委已多次跟中建四局、华侨城集团等企业深度洽谈,并形成北溪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初步方案,争取抓住国家关于推广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的政策窗口,以北溪生态环境治理为导向,实施首期投资50亿元的“北溪水系核心区生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三是凤城生态水乡示范区。主要规划打造潮州文化旅游新高地。计划投资75亿元的世界潮人文旅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77亿元。

二、韩江新城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随着新城开发建设的推进,我市不断优化提升韩江新城规划布局,编制出台了许多专项规划,但从规划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新城规划缺乏空间统筹安排。近年来,韩江新城的各类规划大多缺乏前瞻性和可实操性,如恒大城、半岛广场等重点片区的规划设计仍有不足,在项目开发建设上,缺乏空间统筹安排,未能充分考虑交通集散、商贸物流、居住生活、科教文化等因素,直接影响韩江新城片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

二是新城规划彰显山水格局不足。新城原有规划没能完全突显韩江新城“山水生态”特色,未能充分发挥新城“坐山拥水”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未能达到推动优质山水资源和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

三是新城规划融合潮州文化特色不够。新城的规划建设与潮州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不够,未能充分结合历史资源、文化特色、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进行科学规划,无法全方位展现潮州文化特色,彰显潮州文化特有的城市印记。

四是新城规划建设整体衔接不够。去年《潮州市韩江新城产业与分区规划》已正式实施,但目前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尚处于编制阶段,在充分研究吸收韩江新城产业与分区规划等成果力度和深度方面还不够,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发挥科学规划引领作用,把韩江新城打造成中小城市美的典范

年初,在推进韩江新城规划建设工作专题调研会上,何晓军书记强调:“城如布棋,棋出难悔。对待韩江新城规划建设,要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与西岸千年古城遥相呼应、充满想象力的最美家园。”因此,我们在推进韩江新城建设中要切实发挥规划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规划的历史方位感、发展大局观,笃定心志把韩江新城打造成为中小城市美的典范。

(一)加强顶层规划,明晰发展定位

规划是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的前提和基础。在韩江新城规划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规划全面性、战略性、时代性。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要求,围绕我市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韩江新城“潮州建设特色精品城市的核心承载区、与潮州老城错位联动的中央活动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策源高地、传承‘潮文化’的潮人家园圣地”的功能定位以及打造“有灵魂、有温度、有品质的山水新城、生态新城、潮韵新城、人民新城”的发展目标,力求突出韩江新城规划建设的“山水”“生态”和“潮韵”特色,突出半岛广场和北溪片区两大板块,高位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功能业态、彰显山水灵性,增强城市韧性,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科技、智慧、绿色新城。

(二)完善交通路网,优化新城框架

韩江新城是潮州市向东联系的门户,目前正处于发展前沿区域,亟需打造成为更开放包容、融入“潮汕揭”一体化交通系统、承接大湾区辐射的对外开放东部门户。因此,推动新城道路设施“成型成网”,打造四通八达网络是韩江新城开发建设的首要之务。新城要建设,就必须对韩江新城重要对外通道、重要城市节点、城市主干道和韩江沿线干道等进行提质改造,大力推进市政路网建设,增强运载能力,提升新城品质。要以砚峰路、金塘路、滨江路等十大交通项目为重点,同时建成一批次干道路网,全力铺开韩江新城路网建设。结合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粤东城际轨道项目穿越韩江新城片区,积极争取增加该轨道在韩江新城片区的站点,建设半岛广场站(地下),在广河客专潮州南站附近预留粤东城际轨道韩江新城站,加快构建环城快速通道,强化新城骨干路网的互通互联,形成既能对接环城交通,又能沟通新旧城区的新城“主动脉”,迅速拉开新城城市框架。

(三)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山水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潮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坚持以文化地标呈现历史之美,依托笔架山宋窑遗址、韩文公祠等传统人文景点,建设韩江新城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传统文化体验带,活化潮州千年文化古迹的利用,壮大“中原古典文化橱窗”的美誉,在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特色功能等方面充分体现潮州文化内涵、品质、特色,使新城的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同时,要充分发挥韩江新城“坐山拥水、山秀水美”的最大生态资源优势,要依托韩江、北溪、红山森林公园、笔架山等山水生态资源,营造韩江滨水公共空间廊道和笔架山生态廊道,以红山森林公园为中心打造韩江新城城市“绿肺”,以北溪为纽带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带,优化城市生态质量和环境,美化城市空间,建设山水宜居新城。

(四)坚持融合发展,联动“一江两岸”

立足建设“金色韩江发展轴”目标任务,正确处理好老城区与韩江新城在功能疏解互补、产业外溢对接、公共服务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大力推动古城保育活化、旧城更新改造、新城开发建设。旧城要突出提品质促融合,突出“疏解、整合、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和老旧街区和城中村,勾画天际线,重构新业态,保留“烟火气”,打造具有潮州韵味的街巷空间;新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以人为本,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实现“山水城”融合、“产城融”融合、“文商旅”融合,通过“一江两岸”旧城、新城的联动发展,打造特色精品城市的核心承载区、中央活力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世界潮人寻根地。

(五)科学优化规划,绘好发展蓝图

要借助我市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重新审视聚焦新城建设,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以及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坚持从高规划、从严管控、从容建设的原则,突出区域特色,立足本地实际,高质量加快做好新城国土空间规划。要积极响应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多规合一,形成蓝绿底图、产业宏图、建设蓝图的有机统一;要推进新城产业与分区规划有效对接,将《潮州市韩江新城产业与分区规划》主要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吸收到韩江新城单元或片区控规编制等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推进《韩江新城“十四五”产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新城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并落实到相关空间规划之中,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用匠心绘出韩江新城美好蓝图。

 

 

作者:潮州新区管委会党政办公室主任 陈小泳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卧石路 电话:0768-3931999 邮编:521000
Copyright © 2025 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57169号